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荊州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荊州學院的分數在419至465分,位次為86770至2742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19至465區間才能上荊州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荊州學院
1、2021年福建考生上荊州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506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荊州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770名;
3、2020年福建考生上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268名;
4、2020年福建考生上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426名;
二、荊州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荊州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67 | 29506 | 省教育廳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29 | 86770 | 省教育廳 |
2、2020年荊州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19 | 80268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465 | 27426 | 省教育廳 |
高考錄取后注意事項
1、檢查并保管好錄取通知書,不要有損壞和污漬,最好復印幾份留作備用。
2、錄取通知書的郵件里,還會有學校的基本資料,要仔細閱讀,為報道做好準備。
3、被錄取后會有錄取院校的新生班助或者老師聯系學生,告知基本的入學事項。如果一直沒有收到消息,可能是聯系方式有誤,可以主動聯系學校。
征集志愿會不會降分錄取
對于不同省份,征集志愿的設置和要求等會有不同,具體報征集志愿時還應認真研讀各自省市官網上發布的相關招生信息。填報學校可參考之前行志愿的最低投檔線,所填高校最低投檔線分數會有所改動,在填報結束后一天,會公布征求行志愿投檔分,分數一般較之前是降低的。二、征集志愿大概降多少分
征集志愿階段,高校的錄取分數未必會降低。除非出現在征集志愿名單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檔錄取時沒能錄滿,那征集志愿時的錄取分數一定會有所降低。三、征集志愿錄取機會大嗎
征集志愿匯總后,招生部門根據“位次優先、遵循自愿、一輪投檔”的行志愿投檔原則,按照1:1的調檔比例進行投檔,供學校審錄。
三、荊州學院最新介紹
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 2021-07-14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2004年的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2021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轉設更名為荊州學院。 學校位于長江中游的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荊州。荊州古稱“江陵”,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都城,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它位于長江中游兩岸,江漢原腹地,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學院環境秀麗,景色宜人,是湖北省園林式高等院校。 學校立足湖北特別是荊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形成了“以工科為主體,以石油主干學科為,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學校現設有資源勘查工程學院、石油與化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數理學院、體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石油新技術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機構,開設有31個本科專業,18個專科專業,建設有省級精品課程項目2項,校級精品課程項目18項。其中,“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湖北省重點建設專業和重點培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湖北省高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人才培養:學校始終把培養人才作為最根本的任務,以“一切為了學生”為辦學理念,以服務社會為宗旨,把辦學貫穿學院發展始終,按適應社會需要,適應學生特點的規律辦學,積極培養適應能力強、創新精神強、創業技能強的實用人才。 學校人才培養成果豐碩,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連續多年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學校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創新人才。三年,在參加國家級和省部級各類學科知識、技能競賽活動中,學生獲得國家、省部級以上各種獎勵103項,獲獎368人次,學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47項,發表論文156篇。 獎助體系: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等獎助學金;設有中國人壽獎學金、中國移動獎學金等企業專項獎助學金;設有三好學生標兵、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多項個人獎項;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在其他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的學生還可獲得各種專項獎勵。獎學金最高額度可達8000元/年,學生獲得獎助學金比例可達30%。 家庭經濟困難生可獲得2200—4400元的國家助學金,也可進行生源地貸款,金額最高為8000元/年,學校還可以為其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深造渠道:應屆本科畢業生可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學校設有專項獎學金鼓勵學生考研深造;專科畢業生可按規定參加“普通專升本”入學考試提升學歷層次,專科生在校學習期間也可以通過參加“自考專套本”學習,成績合格后取得本科學歷學位。學校依托長江大學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協作關系,為學生出國深造創造了便利條件。 就業前景: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加強全方位就業指導服務,廣辟就業渠道,搭建合作臺,積累了豐富的校企、校政資源,形成了有效的學校、企業共同育人機制,確保畢業生能就業、就好業。畢業生質量獲得用人單位廣泛認可。 未來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將依照既定的辦學理念與發展規劃,穩步提高辦學水和辦學規模,堅持走“質量與立院”的發展道路,不斷拓寬辦學思路,豐富辦學理念,強化辦學,將我校建設成為有良好社會聲譽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