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揚州有多少人口
453.1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據《揚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揚州市常住人口為4459760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672684人相比,十年共減少212924人,減少4.56%,年均增長率為-0.47%。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戶1402969戶,家庭戶人口為4206652人,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人減少0.1人。
截至2018年末,揚州市總戶數147.2萬戶,戶籍人口458.34萬人,其中男性228.70萬人,女性230.13萬人,男性占總人口的49.84%,女性占總人口的50.16%。全市常住人口45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8萬人,增長0.51%。0-14歲人口51.09萬人,15-64歲人口324.97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77.04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43‰,比上年上升0.03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92‰,比上年上升0.6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49‰,比上年下降0.58個千分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6.05%。
揚州市行政區劃(截至2018年4月)縣(市、區) | 面積(方千米) | 人口 (萬人) | 郵政編碼 | 政府駐地 | 街道辦事處 | 鎮(鄉) |
---|---|---|---|---|---|---|
廣陵區 | 341.96 | 49.82 | 225002 | 四望亭路40號 | 東關街道、汶河街道、文峰街道、曲江街道 | 灣頭鎮、頭橋鎮、李典鎮、沙頭鎮、杭集鎮、泰安鎮、湯汪鄉 |
邗江區 | 536 | 68.77 | 225000 | 邗江中路338號 | 梅嶺街道、邗上街道、蔣王街道、汊河街道、雙橋街道、新盛街道、甘泉街道、竹西街道、 瘦西湖街道 | 西湖鎮、瓜洲鎮、公道鎮、方巷鎮、槐泗鎮、楊壽鎮、楊廟鎮、城北鄉、山鄉、雙橋鄉 |
江都區 | 1332.5 | 106.9285 | 225200 | 龍川北路 | 仙女鎮、邵伯鎮、小紀鎮、郭村鎮、大橋鎮、宜陵鎮、武堅鎮、樊川鎮、真武鎮、丁溝鎮、丁伙鎮、浦頭鎮、吳橋鎮 | |
開發區 | 120.2 | 215000 | 文匯街道、揚子津街道 | 施橋鎮、八里鎮、樸席鎮 | ||
寶應縣 | 約1468 | 90.72 | 225800 | 寶應大道88號 | 安宜鎮、范水鎮、夏集鎮、柳堡鎮、射陽湖鎮、廣洋湖鎮、魯垛鎮、小官莊鎮、望直港鎮、曹甸鎮、西安豐鎮、山陽鎮、黃塍鎮、涇河鎮 | |
儀征市 | 901 | 56.4240 | 211400 | 解放東路300號 | 十二圩辦事處、銅山辦事處 | 真州鎮、青山鎮、馬集鎮、新城鎮、新集鎮、劉集鎮、大儀鎮、陳集鎮、月塘鎮 |
高郵市 | 1963(其中水域 788) | 81.818 | 225600 | 海潮東路28號 | 高郵街道、馬棚街道 | 送橋鎮、三垛鎮、卸甲鎮、界首鎮、臨澤鎮、甘垛鎮、龍虬鎮、湯莊鎮、車邏鎮、周山鎮、菱塘回族鄉 |
二、揚州城市簡介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運河之都、東亞文化之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的風景旅游城市 [2] ,位于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揚州在中國古代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并伴隨著文化的興盛,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下轄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3個市轄區和寶應縣1個縣,代管高郵市、儀征市2個縣級市。
揚州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源地、聯合國人居獎獲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溫泉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揚州成功舉辦2017年世界體育賽事與旅游峰會、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世界運河城市論壇,2018年世界運河風情民俗展演活動、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第十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將舉辦2021年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2022年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
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公布,揚州市位列第45位。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10月31日,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